永靖县:科技赋能特色产业-新华网
首页> 正文

永靖县:科技赋能特色产业

2025-09-22 09:41:17
来源:甘肃日报

  原标题:科技赋能特色产业

  在永靖县,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特色种植与智慧养殖等产业。从良种培育到智能管理,科技催生新动能,推动产业效益持续提升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

  近日,记者走进永靖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科技示范园。在百合良种繁育中心的光照培养室内,多层培养架整齐排列,数万个脱毒苗培养瓶有序摆放,恒温恒湿的环境中,幼苗在精心调控下茁壮生长;组培实验室内,全自动高压灭菌柜、超净工作台等设备高效运转,技术人员正专注地进行组培继代快繁工作。

  “当前,永靖百合面临连作障碍和种性退化问题。”百合组培繁育中心技术人员张金珠介绍,“我们采用茎尖剥离技术去除病毒,经检测确认无毒后,通过继代快繁和生根养球技术培育优良脱毒种球。与传统自留种球相比,脱毒种球长势更旺、抗病性更强,亩产可提升30%以上。”

  作为永靖县东山片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,百合种植因长期重茬导致种源退化、优质种球紧缺。为此,当地着力打造集良种繁育、技术示范、产业带动于一体的现代化百合良种繁育基地,加快推进优质百合品种更新换代。

  该示范园负责人张庆全表示:“将通过‘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’模式推广优质脱毒种球,计划3至5年内向农户供应200万粒种球。力争5年内推动东山片区发展脱毒百合种球种植2万亩以上,构建完整的‘繁育—种植—加工’产业链。”

  科技赋能的产业红利正在惠及当地群众。在百合种球扩繁连栋温室内,37岁的杨顺霞熟练地进行日常管护工作。这位务工4个月的“新农人”说:“这里的脱毒种球质量好,试种后亩均增产600多斤。要是种10亩,就能增收5万元到6万元。”如今,她也萌生了自己试种的念头。

  产业振兴既关乎农民增收,又关系乡村发展。永靖县百合良种繁育中心正以科技为翼,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升级。

  在水产养殖领域,永靖县同样迈出创新步伐。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,当地投资4432万元,建设陆基循环水智慧水产养殖产业园,开启渔业发展新模式。

  “三文鱼孵化和苗种生产车间采用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,具有高效、可控、环保和智能等优势。”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光福说,“该项目填补了临夏州高端水产种苗培育的空白,投产后可年产南美白对虾20万斤、三文鱼鱼苗600万尾,产值达2100万元,带动50余人就业,还能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鱼苗。”

  从实验室的脱毒百合苗到循环水养殖的鱼虾,一个个落地项目见证着永靖县科技赋能产业、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(尤苗苗 徐克荣)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王小华